南海西部某区流一段湖底扇成因与优质储层高精度预测
本项目为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委托本公司承担的生产性科研项目,课题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从“源”到“汇”的系统研究,明确流一段湖底扇的成因与发育模式,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或方法体系,高精度识别优质储层,精确指导钻探部署,并为北部湾盆地湖底扇领域的勘探研究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
本项目技术路线:以层序地层学、深水沉积理论为指导,采用地震沉积学的方法,以岩心、钻测井、地震和前人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研究成果,井震结合建立具有等时性的区域层序地层格架,三相结合(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对沉积相类型进行识别;在盆地结构解剖基础上,开展不同源-汇系统分析;对区内湖底扇进行成因划分并进行典型沉积单元解剖,编制层序各时期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图;根据储层地震响应特征,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在区域研究基础上,重点目标区首先建立湖底扇沉积单元地震尺度的高频层序格架;通过叠前地震资料优化处理,为高精度储层预测提供高品质叠前叠后地震资料;根据重力流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复杂的特点,建立反映地质体外形、内幕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等地震相特征的数字地震相数据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与重力流沉积匹配的相控反演模型;在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预测储层的发育分布;最终储层预测成果与地震反射剖面相结合,进行有利砂体的识别描述。
湖底扇成因分析与优质储层高精度预测技术路线图
主要创新成果有两个方面:
1、明确了流一段湖底扇发育模式和成因机制,落实了不同方向物源体系对B洼陷湖底扇沉积体的贡献
(1)通过岩心观测描述,发现8种岩相、相组合类型,包括滑塌沉积、泥质碎屑流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高密度浊流沉积、低密度浊流沉积、重力流混合事件层、洪水触发重力流沉积、具有牵引流沉积构造的异重岩。
岩心观测的沉积相类型
(2)流一段存在两类湖底扇成因类型,①盆内滑塌成因触发深水重力流,②盆外洪水触发成因深水重力流,明确了识别标志,以此为基础,建立三类湖底扇发育模式。
(3)建立了不同类型湖底扇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识别模式,分布建立了盆内滑塌成因湖底扇综合识别图版和盆外洪水触发的异重流湖底扇综合识别图版。
(4)多因素综合预测B洼湖底扇分布
研究区古地貌对沉积相分布控制十分明显,因而以岩心相、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古地貌、区域大剖面地震相解释与地震属性特征相结合,运用地震沉积学技术圈定沉积相分布范围。
2、利用本公司开发的“数字地震相”技术以及数字相控反演技术,解决了“湖底扇体横向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预测困难”的问题
(1)叠前优化奠定良好的资料基础
通过近道多次压制、Alpha滤波、移动积分拉平等处理环节,获得高品质道集资料及叠加成果资料,叠前道集信噪比大幅度提高,叠加成果剖面上,分辨率、信噪比改进明显,合成记录的相关系数有明显提高。
(2)相控多属性建模反演
通过数字地震相技术,在地质约束下,构建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密度等数字地震相,在此基础上构建与湖底扇沉积特征匹配的反演模型,最终获得可靠的反演数据体。
(3)岩心与测井相结合建立岩石预测建模
根据岩心观测的沉积岩石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沉积岩石的弹性参数特征,确定不同类型沉积的弹性参数分区,由于岩心观测段有限,只能反映部分井段,与测井的弹性参数相结合,两者互相补充,可以确定不同岩性、岩相的弹性参数分区,建立预测图版。
(4)分层、分区预测
根据上述岩性分区特点及各层段的沉积特征的差异,采用分层、分区、两步法预测方法。分层:C2中部为纵向控制层位;分区:重力流发育区,正常沉积区(古地貌约束);两步法预测:根据密度与纵波阻抗交会识别有效储层;下部层段,根据低波阻抗特征识别中深湖泥岩。识别岩性分为四类:重力流储层,泥质重力流,低阻抗中深湖泥岩,高阻抗浅湖泥岩。预测成果空间变化与沉积规律吻合,盲井检验吻合率大于85%,课题验收后的钻井和本课题预测一致。